寧遠縣蓮花山體育公園。
寧遠縣泠江河馬草坪段排澇通道。 (本文圖片均由寧遠縣委宣傳部提供)
李重臣 周 佳
今年5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單發布。湖南寧遠,這座浸潤著舜帝德孝文化的古城,成功捧回“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同步傳來的喜訊還有,仁和鎮仁和興村入選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寧遠縣第一中學躋身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周燕家庭當選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
與國家級獎項滿載而歸相比,寧遠另一個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在上級單位開展的民調顯示,老百姓對文明創建工作的滿意度達到100%。
文明碩果何來?人民滿意何來?
寧遠縣委書記胡勇剛認為:“推動寧遠高質量發展,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兩個字——‘人民’”。
近年來,寧遠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生實事”當作“頭等大事”,謀劃推進教育質量提升、醫療水平提升、背街小巷提質改造三個“三年行動”,以巡促改,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贏得了各方的認可、人民的滿意。
如今,一項項民生新政乘風而至、一件件民生實事正落地生根,教育的甘露滋養著幼苗,醫療的暖陽守護著安康,城鄉的面貌在夏日里煥發著勃勃生機,一幅幅“民生愿景”正變成寧遠大地的“幸福實景”。
教育提質:讓每個孩子享有優質教育
寧遠二中食堂,AI攝像頭24小時盯梢后廚。家長代表點開手機APP,就能看到自家娃的午飯做成的全過程。全天候“云盯梢”、自動抓拍違規、精準“告狀”,寧遠“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在城鄉學校鋪開,全縣11.5萬學生吃上“安心餐”“幸福餐”。
這是寧遠縣委、縣政府疏通機制“梗阻”,做深做實以案促改促治,推進“校園餐”改革的結果。
“校園餐”牽動千家萬戶敏感神經,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大民生工程。寧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讓學校食堂回歸公益屬性,由私轉公、國企運營;建立“源頭管控 +全程監管”機制,統一招標采購食材,要求供應商提供檢測報告,學校食堂實現“明廚亮灶”,家長委員會定期檢查,重塑“校園餐”生態。
“從一葷一素到兩葷一素,現在蓮花小學食堂吃得更好、花樣更多、消費更透明?!迸悴图议L陳女士對“校園餐”變革豎起了大拇指。
從“吃得飽”到“吃得安”“吃得香”,寧遠“校園餐”的巨變,是寧遠教育綜合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寧遠把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出臺《寧遠縣教育質量提升三年(2024-2026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寧遠教育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建設教育強縣先后被寫進了黨代會報告、縣委全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建立了縣級領導聯系學校制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學校調研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針對“城區擠”,學生“頭頂黑板背靠墻”的難題,寧遠將學位建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城區學位5萬余個,實現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大班額全部“清零”。
針對“農村弱”,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難題,寧遠積極優化力量配備,推進“名校帶弱校、名校托新?!毙袆樱瑢庍h一中與永州一中實現合作共建;推行城鄉學校托管試點,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差距得到切實縮小。
教育要去商業化、行政化,公平公正,才能回歸教育初心。為使教育更加公平,寧遠把教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全面規范招生行為,實行高中招生憑成績、職業學校網上錄取、初中學校微機派位、小學階段從嚴審核,全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與此同時,緊緊抓住師資力量均衡分布這個教育公平的核心,采取引、招、培、選等方式配強教師隊伍,開展教師交流輪崗,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大力實施“名課、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工程,實現名校長帶名師、名師工作室創名校,徹底改變教育的趨利行為、短期行為,堅決執行“去行政化”,讓校長和行政人員帶頭上課、上主課成為常態。
今年高考,寧遠再創佳績,遠超預期目標,取得近十余年來最大突破,為寧遠教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醫療惠民:讓健康守護觸手可及
2024年5月,總投資4億元的縣中醫醫院新院完成整體搬遷;
12月,投資1.9億元的縣人民醫院門急診醫技綜合大樓開工建設;
去年以來,11個鄉鎮衛生院相繼完成提質改造或整體搬遷;
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30分鐘醫療圈”;
衡量群眾健康水平的人均預期壽命、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保持“一升兩降”……
這是寧遠實施醫療水平提質“三年行動”的豐碩成果,更是寧遠衛生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寧遠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優質醫療為核心,聚焦打造永州南部衛生醫療中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數量倍增、品質提升,降低縣域外就醫轉診率,讓城鄉居民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為實現“大病不出縣”,寧遠著力打造公立醫院重點專科,縣級三家公立醫院分別出臺重點??平ㄔO配套實施方案,深化與省市知名醫院醫聯體及??坡撁私ㄔO,縣人民醫院將院前急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整合為急危重癥一體化,開通“周末直通車”,引入湘南學院骨科、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二醫院肛腸科、湘雅附二醫院胃腸外科等6名教授周末輪流來院幫扶,縣中醫醫院引進省市知名專家團隊7個……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直接享受“省市”級服務。
今年以來,縣人民醫院“四級手術”同比增長63.39%,出院患者手術、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出院患者“四級手術”占比單項排名居全市前列。
為實現“小病不出鄉”,寧遠作為全省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建立了以縣人民醫院為核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聯動縣域醫療衛生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得益于緊密型醫共體績效考核的互相聯動和激勵機制,醫共體彼此之間協作得像“一家人”。醫?;稹翱傤~預算、費用包干、結余留用”政策得以全面落實;互相之間對口幫扶,提升整體診療能力更是順理成章,市中心醫院組團幫扶醫共體牽頭醫院、縣級醫院下沉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機制穩步推行,幫扶醫務人員分別穩定在20名、40名左右。
為提升“就醫獲得感”,降低群眾看病就醫費用,推行按病種分值付費、“一號管三天”等惠民舉措,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深化緊密型智慧醫共體建設,構建了以縣人民醫院為紐帶、上聯省市、下聯鄉村的五級遠程診療服務體系;優化再造診療就醫流程,設置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和轉診服務中心,推行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行首診負責制、轉診連續性服務和彈性排班,全面落實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24年,居民縣內門診自付比例、居民縣內住院自付比例分別同比下降14.92%、3.4%。2025年1-6月,全縣市域外就診人次同比下降13.2%,就診醫保基金支付額同比下降16.2%;全縣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互認項目數656人次,為患者節約資金21.79萬元,醫共體內累計上下轉診人數超4000人次。
如今,寧遠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一般病在村看”,許多以往需要到市級醫院才能做的手術,現在在縣內就能完成,群眾就醫看病滿意度、獲得感大幅提升,百姓的健康得到了實實在在的保障。?
城市煥新:讓家園更宜居宜業?
漫步寧遠縣城,泠江河畔,風光旖旎、空氣清新,你很難想象這里曾深受污染困擾。
2024年,結合排澇通道建設,泠江河馬草坪段在疏浚河道后,新建堤防、排水管網和小微濕地等工程,打造出一條長達3000米的文化型旅游休閑風光帶及產業帶,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這一舉措,讓爛泥灘變身為群眾避暑納涼、休閑健身的網紅打卡地,并獲評2024年度湖南省“幸福河湖”。
寧遠趁熱打鐵,深化“一水兩園”片區開發,印山公園(印山湖)、蓮花山體育公園建成開放?!耙郧跋胝覀€公園散步都難,現在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的公園,生活太愜意了?!笔忻裢跸壬f。?
寧遠用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大手筆的擘畫、大動作的落實,真正做到以民生“升級”助推群眾幸?!吧墶?。
著眼于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出行和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質,寧遠出臺了城區背街小巷提質改造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質改造185條背街小巷、8個口袋公園、1個“融城”試點村。
“以前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污水橫流,沒法走。現在路不僅干凈整潔也安全多了?!奔易I江小區的李大爺在小區開了家雄海超市,正對著連接濱江路的小巷,街邊的變化他都看在了眼里。
殯葬,牽系千家萬戶,關乎百姓民生,彰顯著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
長期以來,部分地區殯葬領域存在人情攀比、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問題,加重群眾負擔、浪費資源。對此,寧遠制定了《寧遠縣殯葬改革暨散埋亂葬專項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扎實推進村(社區)集中安葬點劃定和建設,打造惠民、利民的殯葬設施。
2024年11月以來,寧遠縣殯儀館取消收費項目12項,壓減24%,雙墓穴價格從1.92萬元下調至0.77萬元,單墓穴價格從1.19萬元下調至0.45萬元,“白事套餐”新增380元/桌、280元/桌兩檔經濟實惠套餐。目前,殯葬服務項目收費價格為永州市最低檔次。
做好民生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寧遠將加快建設永州南部經濟發展軸區域中心城市,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堅定不移為民辦實事,積極回應人民期盼,共享改革成果,不斷增強發展信心,以民生“溫度”標注幸?!翱潭取?,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永州實踐貢獻力量。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