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佳 易 軍 朱躍軍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干。
近年來,懷化市堅持把駐村幫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 “選、訓、管、用” 全鏈條下足 “繡花功”,先后讓11000余名駐村干部扎根1200多個行政村,他們以黨建為 “魂”、產業為 “基”、治理為 “綱”,在懷化的廣袤田野上播撒希望、耕耘未來,繪就出農業提質、農村蝶變、農民增收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黨建引領,點燃發展“新引擎”?
7月14日,懷化市2025年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全員培訓班在通道轉兵紅色資源教育中心開班,全市新一輪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共計327人參加培訓。
“這不僅是一次學習,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這次培訓主題緊貼基層的實際需求,我們將把汲取的紅色力量,轉化為建設家鄉的實干動力。”學員溫博揚的心聲,道出了全體參訓干部的共同信念。
駐村幫扶,隊伍是關鍵,黨建是根基。
近年來,懷化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建強駐村隊伍,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貫穿 “選、訓、管、護” 全流程,既嚴把 “入口關” 選優派強政治過硬、作風扎實的干部,又暢通 “成長路” 以紅色教育、黨建實務培訓賦能提效,更筑牢 “保障線” 用組織關懷讓干部安心安業,真正讓駐村干部成為扎根鄉村的 “主心骨”、服務群眾的 “貼心人”。
在懷化,駐村干部始終把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幫扶 “第一要務”,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素質和戰斗力,讓“紅色堡壘”成為引領鄉村發展的“頂梁柱”。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愛國村里,懷化市人社局駐村工作隊與靖州聯通公司攜手合作,搭建起“黨建+大數據+鄉村振興”數字平臺。通過建立黨支部和黨員“電子檔案”,實現對黨員信息的可視化管理與動態更新。
中方縣黑禾田村里,懷化市直機關工委、懷化市信訪局、雪天鹽業公司大湘西分公司駐村工作隊把主題黨日活動搬到田間地頭,帶領村“兩委”創新開展“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的活動形式,黨員們揮汗如雨,清理河道垃圾,疏通水渠,兩年間,累計開展義務勞動47次,疏通水渠1500余米,清理河道垃圾9次,整治衛生死角76次,植樹造林3次。
從組織建設到黨員作用發揮,從理論學習到實踐行動,黨建引領始終貫穿鄉村振興的全過程,成為推動懷化鄉村發展的強大“紅色引擎”。?
產業賦能,激活內生“源動力”
“以前運柑橘全靠肩挑背扛,現在產業路直通果園,成本降了、效率高了。”步云坪村村民劉自孟口中的改變,得益于2023年5月懷化市紀委監委工作隊入駐后的精準幫扶。
作為“中國冰糖橙之都”的麻陽苗族自治縣柑橘主產區之一,隆家堡鄉步云坪村有8000余畝柑橘園。工作隊錨定這一本土優勢,通過硬化產業路、修建產業便道打通了柑橘運輸“最后一公里”,同步修建村部柑橘示范園,及對全村8000余畝柑橘園從種植技術到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升級,當年實現村級示范園畝均增收超2000元。
步云坪村擁有“藍寶石”級天然溫泉,堪稱大自然饋贈的瑰寶。工作隊推動總投資3.5億元的天沐云端溫泉項目落地,采用“村集體+企業”模式,通過土地入股、勞務參與等方式,預計帶動周邊2000余村民就業,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
同時,工作隊還積極打造文旅品牌,用市級銜接資金開展農資集采,入股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蠻溪產業園和康勝公司,發展光伏產業。2024年村集體收入達41.6萬元。這座古樸的苗鄉村落煥發出全新活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懷化市始終堅持 “一地一策”,緊扣各地資源稟賦與發展實際,精準規劃發展藍圖,以特色產業培育為核心抓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在鶴城區黃金坳鎮江垅灣村,懷化市發改委(市國動辦)駐村工作隊通過“盤活存量、培育增量”,引入湖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種猴繁育項目,并牽頭成立村集體勞務公司,發展光伏、山塘水產產業,2024年,江垅灣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萬元,比上年增長70%以上。
在新晃侗族自治縣波洲鎮長塘坪村,晃源集團駐村工作隊建立金果欖種育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互聯網”模式打造中藥材產業鏈。不僅在村里撂荒田開辟50多畝中藥材種植項目,實現畝產量超1000斤,年產值超200萬元,幫助15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治理增效,繪就和諧“新畫卷”?
走進沅陵縣二酉苗族鄉蓮花池村,苗鄉風情裹著景致撲面而來:寬路通村,良田鋪綠,古村落藏著老故事,錯落民居綴著煙火氣,古跡嵌在旖旎風光里,一眼就難忘。
為提升村容村貌,擦亮鄉村振興底色,懷化市委辦、市委政研室、市委保密辦駐村工作隊以營造干凈、整潔、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為抓手,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梳理群眾訴求,充分發揮“片長—組長—鄰長”機制,采取“點線面”齊頭共進模式,打造亮點(村部廣場、上蓮花組、六家村組)、勾勒主線(村主干道)、覆蓋到面(7個村民小組),以點帶線、以線擴面,全村啟動美麗村寨建設。
“自從工作隊來了,村里是一天一個樣,越來越美了。”村民李華滿臉幸福。據了解,2024年,該村已納入省級美麗鄉村重點建設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在溆浦縣愛家村,懷化日報社、懷化銀保監分局、中央儲備糧懷化直屬庫駐村工作隊堅持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積極開展“片、組、鄰”三長制工作,充分發揮村民代表作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破解鄉村治理“小馬拉大車”的突出問題,引導村干部正確處理“應減之負”和“應盡之責”的關系,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同時,持續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倡導文明新風尚。
鄉村全面振興,治理有效是重要保障。
從環境改善到文明培育,從效能提升到民生保障,近年來,懷化市駐村幫扶工作隊以責任擔當扎根鄉村,主動融入鄉村建設與治理全過程,穩步推進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建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如今的懷化鄉村,黨旗在田野上飄揚,產業在沃土中扎根,民心在治理中凝聚。駐村干部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書寫擔當,正讓“希望的田野”結出更多鄉村振興的“幸福果實”,繪就出五溪大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壯美畫卷。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