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鄭旋
中國的北斗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著世界。
9月25日,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精彩持續上演,記者來到株洲國際會展中心,走進近5萬平方米的應用示范場景“沉浸式”觀展,深切感受到北斗“無處不在、觸手可及”。
前沿技術“上新”,北斗嵌入日常生活
米粒大小的芯片、無人駕駛的出租車、背著“時空背包”的人形機器人、組成編隊的無人機……走進場景示范展區,各種北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令人嘖嘖稱奇。
本屆峰會設置了“室內+室外”兩大展區。室內展區布置總體成就展、海外應用展、未來時空展三大展館,科技星光閃耀。
不見方向盤,卻能自己轉彎、自動避障,哈啰展區里的兩臺Robotaxi自動駕駛汽車被人群團團圍住,不少人拿出手機拍照,還有的觀眾來到展館外進行試駕體驗。
“打開哈啰手機App,選擇自動駕駛,就像打網約車一樣簡便?!惫猂obotaxi運營平臺負責人孫艷正介紹,哈啰Robotaxi汽車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前沿信息技術等賦能下,實現厘米級定位,能精準規劃行駛路線,還能智能優化路徑選擇。
目前,哈啰Robotaxi汽車已在株洲落地與測試運營,累計投放車輛超100臺?!拔覀儠鶕袌鲂枨笾鸩酵斗牛磥沓鲩T打‘無人車’將成常態。”孫艷正說。
本屆峰會的參展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中國中車、高德、哈啰出行、華大北斗、千尋位置、中國時空、中國聯通等14家北斗行業頭部和優勢企業,均設獨立展位。
在華大北斗展臺,一顆宛如米粒大小的芯片占據“C位”?!斑@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SoC芯片,在本屆峰會上首發?!碑a品經理王殿春介紹,芯片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可在2秒內捕獲衛星信號,實現射頻收發的雙向功能。運用在手機上,不需要通信信號,能同時發送信息和圖片。
從智能網聯汽車、大中型無人機、無人水面艇到搭載北斗芯片的安全帽、共享單車,從北斗“芯片、板卡、終端、模組、天線”到“系統集成、運營服務”,處處是北斗嵌入日常生活的生動景象。
首設省級展館,北斗“朋友圈”各有范兒
本屆峰會首次設立省級展館,繪就北斗“千城星圖”。
湖南展館十分酷炫,“體驗北斗 ‘湘’當精彩”cave空間抓人眼球。觀眾以第一視角置身空間之中,可一覽北斗在大眾消費、城市管理、農業生產、生態保護等多領域的應用場景。
湖南、山東、江西、浙江是本屆峰會的主賓省。廣州、成都、武漢、鄭州等29個北斗規模應用示范城市,則以組團形式參加展會。
細看北斗“朋友圈”,各個省、市北斗應用“各有各的范兒”。
山東是海洋大省,向海圖強少不了北斗的身影。展廳內陳列著由山東科技大學研制的“嵙?!敝悄軣o人船模型。這艘無人船打造全球首款北斗四天線+慣導組合位姿系統,形成南極海域厘米級定位能力,連續三年服務我國南極科考任務。
在江西展區,工作人員熱情地為記者戴上一款名為“北斗紅”的旅游導覽機。這款北斗智能講解終端,根據自身精確定位,可聽取紅色景點介紹和講解、預訂文創產品等,目前已在江西35個景區投入使用。
浙江數字經濟發達,智慧城市數字化治理水平領先。杭州東站推出全國首個基于北斗技術的AI智能體——杭小東,通過在站內部署超1000臺北斗專用基站,室內北斗定位精度從5米提升至0.5米,解決出行“最后一米”難題。
場景示范展上,還展示了馬達加斯加、老撾、東帝汶、土耳其、烏干達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北斗應用案例,生動詮釋“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大國重器同框,“陸??仗臁崩娋嚯x
北斗是我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隨著北斗三號建成開通,北斗的光輝愈發閃耀。
空曠的室外,巨大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模型,吸引人們湊近細看。一旁的中圓地球軌道(MEO)、地球靜止軌道(GEO)與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三類衛星模型,組成“一箭三星”,更是引人遐想。
在室外展區,長三乙火箭、“奮斗者”號深潛器、“復興號”列車等一批大國重器的復刻版,全景呈現北斗在“陸??仗臁比I域的深度融合與先進應用,充分展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新能源混動農用機械、無人智駕商用車、自動駕駛巴士、大型搶險救援車、應急指揮車、海上執法艇等列陣以待,展現了裝備制造與北斗系統協同創新的力量。
為拉近公眾與北斗科技的距離,W1館特設8000平方米“北斗星途·智聯未來生活科技展”,打造“一廳六景”沉浸式體驗區。觀眾可在“智械紀元”區域觀看近200臺機器人協同演示,在VR幻境中“遨游”《太空奧德賽》,還能在模擬飛行器上直觀感受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實際價值。
9月26日至28日,示范場景展示將全部對公眾開放,屆時還有趣味十足的“星際航行護照”打卡活動,可兌換北斗手環、未來生活館體驗券等禮品。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