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杏子 李梓瀟 通訊員 趙勤 萬芳)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株洲舉行。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參與者,中國電信以“北斗星辰,智惠未來”為主題,攜5G+北斗融合應用最新成果亮相展廳,展示了基于北斗綜合能力、人工智能、量子等14個領域36個展項的系統化布局,構建起中國電信5G+北斗技術從基礎能力到行業賦能的完整生態鏈。
中國電信展廳。胡杏子攝
常言道,科技改變生活。作為前沿科技,北斗如何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賦能立體交通,“車路云一體”智能交通提升道路15%左右的通行效能;連接巡檢機器狗等具身智能,讓北斗也能“穿”過鋼筋水泥開啟室內探測;與天通衛星雙星融合,星基導航無需地面網絡即可提供厘米級定位......展廳內,各類北斗技術的場景化應用案例讓人目不暇接。
在北斗賦能立體交通領域,中國電信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尤為突出。該方案依托AI多源融合算法、算網一體化設施,搭建面向自動駕駛的國家級車路協同體系,通過分級感知適配高等級自動駕駛、智慧道路運營等不同場景。
“我們通過天通衛星、5G-A與北斗深度融合,成功突破北斗規模化應用關鍵瓶頸。”中國電信北斗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張濤表示,這一融合不僅打通車路協同“數據孤島”,更靠算網一體化設施降低硬件部署成本,讓智慧交通從技術構想加速落地。
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突破同樣亮眼。星巡低空服務監管平臺融合5G-A、多源感知能力,實現空域協同、空中交通等服務升級;星云低空飛行作業平臺支持超3000臺設備同時在線,新增語音協作、實時建模功能,且100%自研可控。“目前我們已推出公安、水利等四大行業平臺,在湖南多地落地應用。”中國電信湖南政企客戶事業部工業交通行業客戶部總經理田野介紹,平臺還融合大模型打造低空智能體,精準解決低空飛行“作業難、通信難、管理難”的本地痛點。
據悉,此次峰會期間,中國電信錨定株洲“制造名城”與 “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雙目標,重點推進室內外高精度定位、車路云一體化等核心項目落地。其中,蘆淞服裝市場群、國際會展中心已落地的“北斗+5G”室內外融合高精度定位平臺,不僅助力株洲高水平構建全國領先的時空信息大數據中心,更支撐打造出全國首個“北斗+5G+低空+車路云”融合示范項目,為城市從“制造名城”向“數字名城”轉型筑牢技術根基。
本屆峰會成果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國電信+株洲市交通局+模塊廠商的“公路交通北斗安全感知公共服務平臺暨株洲示范成果”案例作為六大案例之一發布,憑借突破性技術實力,成為全場焦點。據介紹,該技術為全國首創、世界領先的新型衛星導航增強服務,可最大程度限制和降低安全風險。
湖南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湖南深耕北斗領域的應用發展有基礎,也有優勢。在湖南全省布局中,基于豐富的網絡優勢、算力優勢、客群優勢、場景優勢,中國電信將進一步拓寬北斗產業深度與廣度:一方面承辦低空經濟專題論壇,發布“一標準、一平臺、一應用”核心成果,聯動中國中車、新翼智能等龍頭企業延伸北斗產業鏈,賦能工業互聯網與智慧交通升級;另一方面在交通、公安領域精準發力,通過實施終端單北斗升級及搭建全鏈路安全體系,為“兩客一危”車輛監管、警務執法提供高精度且自主可控的定位服務,持續為湖南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責編:胡杏子
一審:李梓瀟
二審:胡杏子
三審:蔣玉青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