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李致遠
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即將開幕。近年來,湖南不斷加大與高校的“北斗+人才培養”。湖南信息學院一直探索對接北斗應用產業需求培養德才兼備應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并專門成立北斗產業學院,北斗應用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獲省級立項,校、企、行共建產教融合生態。
記者了解到,以湖南信息學院為例,該學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依托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電子信息類專業,響應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號召,長達8年緊密對接北斗芯片器件、智能導航、5G+北斗等領域需要,持續健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高校職能。
“我們健全校企協同育人機制,通過在電子信息專業集群設置北斗應用等6個專業培養方向,共建5G+北斗等3個創新工作室,開設北斗應用、卓越工程師等3個特色班。”湖南信息學院校長張福利告訴記者,目前已打造“專業群—方向鏈—工作室—特色班”專業建設模式,共同打造“課程教學—專業實習—對口就業”一條鏈,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不僅如此,學校融合新工科建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等多種理念與要求指導專業課程教學。對接北斗產業、電子行業的行業精神培育要求,有機融合工匠精神、北斗精神、企業家精神等要求,形成“北斗樹魂、產教融合、實踐強基、數字賦能”的學院文化。
張福利表示,近三年來,企業教師主講3門北斗應用技術課程,立項“北斗微小課題”66項;累計組織10個批次共89名學生參加合作企業承擔的國慶70周年慶典等國家重大專項保障任務。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立項為省級一流本科建設點,模擬電子線路等3門課程立項為省級一流課程。
“近五年,在全國性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勵10項、各類省級學科競賽獲獎勵260項,其中,在湖南省大學生智能導航科技創新大賽累計獲一等獎4項,優秀組織獎3項。”張福利說,學校為區域北斗行業累計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40余名。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