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百姓食堂”小灶炒出小碗菜,實惠又營養。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攝
長沙晚報9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如果你暫時遭遇困境,只要悄悄和城北這家餐館的伙計說“來份3331暖心餐”,就能免費吃一頓兩葷一素暖心套餐!在兩位“湖南好人”王心亮、王敏合作推動下,22日,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江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樓下一間特殊的“3331百姓食堂”開張,同時開啟了一場以商業延續公益、公益引流商業的好人“實驗”:餐館拿出30%的利潤投入公益,給“一老一小”、好人模范、軍人、戶外勞動者等提供就餐優惠,同時給臨時就餐的特困群體免費體面送餐。
社區騰出辦事大廳開街坊食堂
江濱社區地處長沙城北行政中心,擁有1.2萬名常住居民,8000余名在讀中小學生,60歲以上老人986位,卻一直沒有一間老年食堂。“一老一小”和上班族吃頓營養實惠的午餐,成了剛需。
社區無力自建街坊食堂,中心城區好門面寸土寸金“勸退”外來老板,怎么辦?還好,兩個“湖南好人”聯手了。
江濱社區黨委書記王敏是“湖南好人”,她邀請同為“湖南好人”的餐飲企業家王心亮來社區辦食堂。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在區政府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王敏將面積120平方米的一樓當街的辦事大廳騰出來,留出一角做服務窗口方便群眾,社區18名工作人員則上樓集中辦公。騰出的場地,就以低于市場租賃價20%的價格租給王心亮辦街坊食堂。
每筆消費捐0.3元進慈善基金
熱心公益的王心亮一直想在自己熟悉的餐飲賽道,以成熟的商業模式來推動可持續公益,兩位“湖南好人”一拍即合。
何謂“3331百姓餐廳”?王心亮說,食堂以“三餐暖胃·四季暖心”為理念,實行“3定3減3公開”運營準則,定價、定質、定量,減價、減油、減鹽,公開食材、加工、利潤。同時,實行“3331利潤分配模式”——利潤的30%用于公益、30%用于員工福利、30%積分返點給消費者,10%用于門店發展。
如何避免三成利潤投入公益變“畫餅”?當日,王心亮和經營團隊向市民政局和長沙市慈善總會鄭重承諾,食客每消費一筆,即向長沙市慈善基金注入0.3元,由基金監管用于該店的公益支出。
對上“暗號”就能體面吃頓暖心餐
蘿卜燒牛腩13.3元,肉泥麻婆豆腐9.99元,清炒上海青3.33元,再加一份不限量的五常大米飯、一杯熱騰騰的豆漿——來長沙打工暫時無著落的東北小伙小吳,大大方方地和伙計說了聲“我需要3331暖心餐”,就免費吃到這份暖心餐,感受到這個陌生城市的溫情和善意。
三成利潤投入公益,要為哪些項目買單?王心亮說,給臨時就餐的特殊困難群體的“3331暖心餐”正是公益支出之一。食堂采取“暖心卡+暖心餐”的方式,兌現公益承諾:面向軍人、環衛工人、外賣騎手等戶外勞動群體,各級“好人”、道德模范等,以及18歲以下、60歲以上“一老一小”人群,由食堂或委托社區申請審核,發放價值333.1元的暖心卡。60—70歲的老人、18歲以下青少年、戶外勞動者和好人模范群體按每餐10%優惠從卡中扣減,70—80歲老人每餐享20%優惠,80歲以上享30%優惠。卡內優惠使用完后,食堂將聯合社區再行發放。老人就餐同時按標準享受市民政部門的老年助餐優惠。
這個“好人食堂”實驗,能否穩穩走下去?王心亮對此信心滿滿。多年從事餐飲行業小有所成的他,對食堂的目標客戶群體做了扎實的市場調研,加上對食材、菜式、出品的成熟把控,他有把握通過規模化復制開連鎖,讓惠民模式覆蓋更多社區、惠及更廣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于意大利的傳統公益項目“待用咖啡”,即消費者可在咖啡館額外購買咖啡留給經濟困難的人士免費享用,“3331百姓食堂”也開放認購“待用暖心餐”。當日,眾多愛心企業和人士認購了逾4000份“待用暖心餐”,以期讓一家店、一群人的公益變成人人公益,讓一頓飯溫暖一座城。
責編:周培
一審:周培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