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盧嘉俊
9月19日傍晚,懷化市民舒江林駕車前往榆樹灣·青春廣場,卻在距目的地3公里處陷入滾滾車流。“導航顯示紅得發紫,挪了半小時才找到停車位。”
青春廣場運營方相關負責人龍雋告訴記者,僅周五、周六兩天,涌入榆樹灣的游客、市民就突破9萬人次。這是記者在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召開后首個周末,在懷化城區了解到的場景。
在亮起暖光的榆樹灣鼓樓前,游客隊伍如游龍般蜿蜒100余米。這座目前“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侗族鼓樓”的文化地標,如今正成為鏡頭追逐的焦點——游客們或高舉自拍桿尋找最佳角度,或整裝等待與鼓樓同框。
交通流量激增,景區人潮涌動。“在懷化定居10多年,頭一回看到城區景點排起長隊。”舒江林遭遇的“甜蜜煩惱”,與幾月前懷化主城區景點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
曾經,懷化雖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名,卻因主城區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文旅地標,只能無奈地充當游客匆匆而過的“中轉站”——“過而不留”一度成為這座城市的遺憾。
乘旅發大會東風,懷化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資源,提出“一軸四點”文旅新布局——以?水廊道為“生態文化軸”,將天問島、榆樹灣、東盟集、荊坪古村四大核心項目有機串聯。
這幅精心描繪的城區文旅長卷,正在?水之濱徐徐舒展。9月20日,只見游客漫步天問島,在求索廣場、橘園、三閭書院等各種富有文化氣息的地標前駐足打卡,或走進小店體驗制作手工擂茶酥,或走進書店享受閱讀時光,好不愜意。
東盟集音樂廣場化身多元文化交融的舞臺,令人耳目一新的《東盟風情快閃秀》驚艷開場,身著東南亞各國傳統服飾的演員們踏著音樂節拍,融入圍觀游客,拉著他們跳起歡快的舞蹈。
午后,荊坪古村的青石板路泛著溫潤的光澤。游客賈艷姣與閨蜜三人身著旗袍,宛如從時光深處款款而來。“我們看到網上的宣傳,覺得這里每一處轉角都是絕佳的取景框,特別出片。”賈艷姣說。
在古村名為“賜吉”院子里,年輕的主理人田倩正忙著為客人制作小吃。“開業不到半月,單日營業額就突破5000元。”田倩介紹,這座修舊如舊的老宅院,白天是清雅茶室,入夜變身詩意酒館,傳統建筑與現代生活方式在此交融。
當晚,“芙蓉花開·福地懷化”演唱會開唱。燈光照亮五溪夜空,數萬名觀眾在激情澎湃的旋律中,共同見證了這場音樂盛宴。
這個周末,從榆樹灣到天問島,從東盟集到荊坪古村,涌動著歡聲笑語。“現在終于可以自豪地說:來懷化城區,也有得玩!”舒江林在朋友圈曬出九宮格照片,配文道:“這座城市的夜晚,比想象中更精彩。”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