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劇照。 資料照片
周宏亮
近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正義必勝》于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晚會緊緊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題,生動鮮活地再現了中國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際覺醒奮起,從苦難深淵走向光輝勝利的壯闊歷程。
晚會突出情境化表達,綜合運用戲劇、音樂、舞蹈、朗誦及多媒體技術,打造沉浸式歷史現場。第一場“怒吼吧,黃河”聚焦民族覺醒。《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以情境表演再現民族存亡的危局。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樺林》藝術化地再現了東北抗聯英烈們的壯烈事跡。舞蹈《殤》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通過一對兄妹在戰火中的生死離別,并以結尾妹妹一聲“哥哥”的震撼呼喊傳遞戰爭之痛。《怒吼吧,黃河》則通過朗誦與合唱的交響,以恢宏的藝術力量,展現了一個民族在危難中的覺醒與不屈。
第二場“紅星照耀中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核心地位與歷史擔當,勾勒出延安時期艱苦而充滿革命理想的奮斗圖景。情境詩朗誦《這束光》以青年革命者奔赴延安的光輝歷程為主線,再現了抗戰時期延安的戰斗景象與精神風貌。歌舞《延安!延安!》通過凝練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肢體語匯,展現了思想與信仰在抗戰歷程中的引領作用。演員以墾荒勞作、鍛造兵器的動態形象,舞出軍民團結、自力更生的壯闊圖景。陜甘寧民歌《高樓萬丈平地起》、情境表演《窯洞與戰壕》和陜北民歌《抗日將士出征歌》描摹軍民一體、同仇敵愾的動人圖景。
第三場“不可戰勝的力量”以組舞、組歌聯動形式,還原人民戰爭的壯闊畫卷。《鐵道游擊隊舞》《大刀舞》剛勁鏗鏘,《八路軍軍歌》《瓊崖獨立隊之歌》《游擊隊歌》《地道戰》《在太行山上》等經典旋律激蕩人心;情境戲劇《永遠的番號》基于新四軍82名官兵血戰劉老莊、當地青年重建連隊的真實歷史事件創作,于細膩人情中融入宏大歷史,在戰爭苦難中折射出不滅的人性光輝。劉敏濤飾演的“大娘”,一句“莫欺我中華無肝膽,母親膝下百萬兵”,道出了千萬英雄母親送兒赴國難的凜然氣節。與之呼應,男子群舞《血戰到底》則通過氣勢磅礴、充滿力量的肢體動作,再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著名戰役。
第四場“共同的黎明”禮贊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犧牲與歷史性貢獻。舞蹈《乘風》通過動態的意象營造,展現抗日志士如乘風破浪般一往無前、奮勇迎敵的壯烈場面。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融匯多國反法西斯經典音樂作品,以藝術對話凸顯出正義之戰超越國界的共同價值。歌曲《無名者勛章》以莊重深沉的曲調,紀念和謳歌那些在抗戰洪流中默默奉獻、英勇犧牲的無名英雄。
第五場“正義永恒”從沉郁的歷史敘事升華至人類和平與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展望;憑借立意深遠的戲劇結構實現首尾呼應,在強烈的情感共鳴中,構建起跨越時空的精神紐帶。情境對話《如你所愿》中,宋春麗飾演的老年“妹妹”與記憶中永存的哥哥展開深情對話,以家族四世同堂的今景告慰先烈,將手足情升華為家國大愛。儀式儀仗表演《守護正義》將中國軍人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形象展現于舞臺之上。領唱與合唱《勢不可擋》、歌舞《命運與共》則分別展現新時代朝氣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強音,實現首尾呼應。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