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張欣媚 徐孫雅釧 張述銘
以80件(套)反映抗戰崢嶸歲月的文物為主體,串聯起80個感人至深的抗戰故事。9月18日,“文物里的抗戰故事”——湖南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在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展覽館開展。一件件歷史物證背后,鮮活的人和事令人動容、催人奮進。
本次展覽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旅廳、省委黨史研究院、省文物局聯合主辦,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展覽館承辦。
展覽以“文物里的抗戰故事”為主題,集中展出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湖南博物院、長沙博物館等9家文博單位收藏的抗戰主題藏品,分“同仇敵愾 開辟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持久抗戰 敵后抗戰逐步成為主戰場”“烽火湖湘 高舉全民族抗戰旗幟”“眾志成城 迎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4個篇章,全面展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奮勇殺敵,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英雄史詩。
展覽現場,每一件文物都帶給觀眾深深震撼,引人駐足深思。
白布上寫著醒目的巨大“死”字,一旁附有贈言:“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這是王者成寫給兒子王建堂的“死”字旗。七七事變后,四川安縣曲山鎮的小學教員王建堂主動組織了一支170多人的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王建堂出征前,知道兒子要上陣殺敵的王者成扯來5尺白布,制作了“死”字旗贈與兒子。
展柜中,日軍使用過的防毒面罩和展板上“常德市發現的第一例感染鼠疫死亡者蔡桃兒”的照片觸目驚心。二戰期間,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法規定,在常德發動了大規模的鼠疫細菌戰。防毒面罩背后,是一個個令人發指的慘案,是日軍罄竹難書的罪行。
一張薄薄的文件紙,初看平淡,細讀胸中熱血奔涌。這是湖南全省人民抗敵后援總會傷兵慰勞委員會為捐助傷兵被服裝具事致湖南礦業總工會函。為配合湖南正面戰場作戰,湖南人民承受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損失。但湖南各界萬眾一心,節衣縮食支援前線。至1937年底,湖南人民抗敵后援會總會征募鐵鍬、鐵鎬6000件,募集銀元3萬元、布鞋3萬雙、毛巾1萬條、藥品32箱支援前線。
通過這些歷史物證,人們得以更加直觀、深刻地回望抗戰歷史,進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據悉,本次展覽是我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入選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陳列展覽推介名單,將同步在全省80家單位推出主題聯展。根據展覽內容制作的80集音頻故事演播劇《文物有聲:烽火中的抗戰往事》,將由湖南廣播電臺制作并在多家省級廣播電臺推出。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