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遠景。
王 茜 栗雅娟
近日,2025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百強縣榜單重磅發布,長沙縣憑借扎實的數字底座、強勁的產業動能與暖心的民生服務,首次躋身全國前五、穩居中西部第一,以“數字星沙”建設的亮眼成效,為縣域智慧城市發展樹立新標桿。
這場由全球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專家委員會指導,多權威機構聯合操辦,歷經大數據初選、AI智能評估、專家評審等七重嚴格程序的評選,是對城市數字化建設的嚴苛“大考”,長沙縣脫穎而出,正是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邁向卓越的生動印證。
強基固本:筑牢數字底座,撐起智慧城市“骨架”
走進長沙縣政務云數據中心,全縣422個政務網點位、53家單位150個業務系統的信息均被接入政務網——這是長沙縣耗時數年精心打造的“一張網、一朵云、一中臺、一中樞、一張圖”基礎支撐體系,也是其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骨架”,更是縣域數字化轉型的堅實根基。
截至目前,長沙縣數據融合平臺歸集數據總量已突破2.8億條,視頻中樞整合超2萬路視頻資源,全縣統一搭建的三維地理信息平臺,已深度融入城市治理、防汛救災、城市品質提升等多個領域,在暴雨應急響應中實時調度物資、在城市更新中精準規劃片區改造,讓數字技術成為城市高效運轉的“隱形大腦”。
長沙縣“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
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長沙縣更是跑出“加速度”,實現城鄉數字鴻溝持續縮小。城區家庭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000Mbps,農村地區普遍超過100Mbps,讓偏遠村鎮也能享受到高速網絡服務;5G網絡主城區覆蓋率達99%,累計建成近4700個5G站點,信號覆蓋從繁華商圈延伸至田間地頭。中國聯通長沙分公司在此建成中南地區規模居首的云數據中心,以“IDC+云計算+大數據”定制化服務套餐,為縣域企業數字轉型“架橋鋪路”。
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是智慧城市的“生命線”。長沙縣拉起網絡安全全鏈條監管防線,機房、網絡、數據等各環節均設崗盯防,應急演練定期操演,網絡安全“護城河”越挖越深,2022至2024年連續三年榮膺長沙市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優秀防守單位”。產業安全領域,天河國云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平臺、樹根格致工業區塊鏈溯源系統等優秀成果涌現,為傳統產業數字化旅程系好“安全帶”。
產業躍升:激活數據要素,培育數字新質生產力
“以前方案改完跑多個部門審批要十幾天,現在線上流轉2個工作日就有反饋!”某企業辦事人員李女士的感慨,背后是長沙縣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激活產業動能的實踐。
作為湖南省大數據交易所供方會員,長沙縣推進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專區建設,將2.8億余條政務數據建成10余個主題數據庫,開放數據2300余萬條次,賦能十余類應用場景。同時完成8類數據資源目錄登記,推進企事業單位數據產權管理,在“數據要素x”大賽中6家企業獲省級獎項,“用數”“賦數”氛圍濃厚。
三一智聯重卡工業園。
數據產業生態方面,長沙縣繪制數字產業圖譜,吸引400余家重點數字經濟企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還是長沙市首個“工程機械數據標注基地”,構建“1+2+1”數據標注產業架構。14家標注企業、近500名標注人員產出282TB數據,鐳目科技、博極生命相關案例入選省級優秀范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9月15日下午,鴻蒙生態(長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落子長沙經開區,將聚焦鴻蒙系統在縣域產業、政務、民生等領域的應用創新,為本地企業提供鴻蒙生態適配、技術研發、場景孵化等支持,進一步豐富數字產業生態,為長沙縣培育數字新質生產力再添重要引擎。
長沙經開區的“人工智能+”行動,更為區域產業躍升注入強勁后勁。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省首個“5G+工業互聯網”先導區,園區率先推出《關于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人工智能產業、開源技術、機器人三大領域提出十項舉措,以“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對引進的人工智能領域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百強等重點企業,單個企業最高可獲累計1億元獎勵;對機器人企業年度研發投入達500萬元且實現批量銷售的,按研發費用10%給予最高500萬元年度補貼,連續支持三年。
目前,松雅湖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重要科創平臺已成功落地,湖南星火·鏈網骨干節點、中科曙光200P先進智算中心等30余個數字新基建項目推進,國科微、博極生命、三一集團等在核心技術與應用領域成果顯著,數字新質生產力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智慧惠民:聚焦急難愁盼,讓數字服務暖到人心
“觸屏查公交,不用再盲目等車!”在長沙縣天華路涼塘路口公交站,年過八旬的劉大爺輕點電子智慧公交站牌,5條推薦線路信息一目了然。這溫情一幕,是長沙縣讓數字技術惠及千家萬戶的縮影。
政務服務數字化一馬當先。長沙縣首創15項特色“一件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等4項內容躋身國家及省市重點清單。省“一網通辦”平臺全面鋪開,“湘易辦”“在星沙”APP成為掌上辦事利器,1712項政務事項可線上辦理,網上可辦率高達99.7%,76.24%的事項可全程網辦。全省首個“DeepSeek+政務知識圖譜”數字大廳已開放,智能語音助手“星小政”全年無休提供服務,已累計幫助超3000人次解惑辦事。數字不動產登記服務不斷拓展,司法查封、公積金抵押等登記業務均能線上辦結,百姓辦事“零跑腿”成為日常。
城市治理同樣因智而興。視頻超融合平臺運用“視頻+AI”手段,為城市管理非現場執法、極端天氣防御等工作貢獻“千里眼”與“最強大腦”。民意訴求融合平臺精準聚焦群眾煩心事,推動信訪量與熱線訴求量同步走低。車路協同交通系統搭建起交通安全守護罩,各路段交通事故發生率平均下降60%以上。“市監放心肉”智能監管平臺上線,豬肉安全從源頭到餐桌全程追溯,群眾吃得安心愜意。
民生領域,數字化同樣暖意融融。“智慧養老”開啟“一鍵下單,服務到家”模式,暮年之人安享幸福晚年。“智慧醫養”融合醫生、護士、康復師、護理員上門服務,讓居民在家就能擁抱專業醫療康養。智慧水務系統優化接水用水體驗,城市供水安全閥門擰得更緊。“云上?五悅”全域智慧文旅模式,盤活公共文化資源,把詩與遠方送到百姓身旁。
“首次躋身全國前五是肯定更是動力。”長沙縣大數據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十五五”規劃為指引,沿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航道,驅動“雙引擎”,向全國縣域數據要素改革先鋒、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桿邁進,讓“數字星沙”更響亮。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