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明
融合發展是打破發展壁壘、優化資源配置、釋放發展動能的時代命題,更是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蘇仙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以融合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蘇仙新篇章。
一、聚焦理念融合,筑牢發展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實現融合發展,必須從理念上破題。強化“全域共融”的系統觀。立足全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定位,推動各類規劃相互銜接、有機融合;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大格局,加強與周邊縣市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長株潭城市群等區域的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強化“跨界共興”的創新觀。積極探索“文旅+”“農業+”“科技+”等跨界融合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推動產業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強化“和諧共生”的治理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
二、聚焦目標融合,堅定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要發展,明確目標和路徑很重要。蘇仙區將圍繞“四個融合”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區。充分利用蘇仙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稟賦,深入挖掘蘇仙傳說等內涵,重點推動飛天山、許家洞、五蓋山、東湖、裕后街“五大片區”相融互促,唱響“碧水丹霞 福地蘇仙”文旅品牌。打造城鄉融合先行區。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會客廳”十大標志性項目提速增效;聚焦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持續抓好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力打造“供粵港澳”蔬菜產業集群、生豬全產業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強化區區聯動發展,充分釋放國家級高新區、自貿區、綜保區的政策疊加效應,繁榮城市經濟,盤活閑置資源,培育壯大有色金屬、綠色建材、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將城東新區打造成城市建設新標桿。打造科教融合引領區。充分發揮蘇仙區高校云集、科研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動龍頭企業與湘南學院、市農科所等高校院所開展校企研發和人才深度合作,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擦亮“學在蘇仙”品牌。
三、聚焦機制融合,凝聚發展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蘇仙區將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組織領導,以“鮮明導向”推動“鮮明成效”。強化領導帶動力。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強化底線思維,扎實開展區級領導“五聯五包”,持續推進領導干部服務企業、服務項目集中大走訪活動和“十大重點民生實事”,提升治理效能。強化干部執行力。準確把中央精神與本地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增強創新意識,加強干部專業化能力建設,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強化隊伍戰斗力。深入開展基層黨建、營商環境、干部執行力“三大提升”行動,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鮮明樹立重基層、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不斷完善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制,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