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永定區以“產業鏈+代表站”推動莓茶產業大發展
莓茶葉講述的代表履職故事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劉玉屏
“家人們看,這款莓茶湯色清澈透亮,回味甘甜……”9月11日,在張家界湘巧茶業有限公司直播間,主播正在鏡頭前嫻熟地展示張家界莓茶的沖泡過程。這個日均銷售額上萬元的直播間,正是張家界市永定區莓茶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創新履職的生動注腳。
“聯絡站的設立開創了人大代表履職新模式,真正實現了產業鏈延伸到哪里,代表履職就跟進到哪里。”永定區副區長趙勁松如此評價。2024年8月,張家界市永定區莓茶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式掛牌成立。這個建在產業鏈上的人大代表履職平臺,通過“產業+代表”的特色模式,推動莓茶產業發展。該區莓茶產業產值從建站前的26億元躍升至28億元,茶農人均增收5000元。
創新,產業鏈上建起“履職堡壘”
“人大代表的直播帶貨建議,讓我們公司線上銷售額翻了一番!”永定區人大代表、張家界湘巧茶業公司法人張雪云指著實時跳動的銷售數據感慨道。
位于張家界湘巧茶業公司、總面積200多平方米的永定區莓茶產業鏈人大代表聯絡站,打破了傳統按地域劃分代表工作站的模式,創新性地將履職平臺直接搭建在產業鏈上。
目前,聯絡站已匯聚國家、省、市、區、鄉鎮五級人大代表74名,并聘請4位茶葉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建立了與26個政府職能部門的聯動機制。為擴大覆蓋面,聯絡站還設立了4個基層聯絡點,直接服務62家莓茶企業和110戶種植加工主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智囊團”。
問診,產業發展開出“組合良方”
在聯絡站的“重點建議落實進度表”上,省人大代表、湖南乾坤生物董事長劉超提出的《關于加強莓茶產業金融支持的建議》被標注為“已辦結”。
“很多茶農想擴大規模但缺乏資金。”劉超在走訪中發現,融資難制約著莓茶產業的發展。在他的推動下,聯絡站協調農業農村、財政、銀行等部門,創新推出“莓茶貸”等信貸產品10余種,支持莓茶產業發展。
針對莓茶產業鏈各環節痛點難點堵點,聯絡站創新建立“一化二診”(常態化聯系、政策會診、科技問診)工作法,人大代表們常態化開展聯系活動。對茶農、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定期以座談會等形式分級分類收集意見建議,以條目式跟進逐項解決,讓茶農、企業訴求件件得到落實。不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協調財政、農業、科技等26個部門對相關政策進行落實。聯合省茶葉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開展品種選育與加工工藝創新,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聯絡站建立以來,已累計組織調研、座談等活動12次,接待茶農110人次,收集建議35條,參與起草行業團體標準1項,推動解決種植技術、市場拓展等關鍵問題。
蝶變,小莓茶繪就振興新畫卷
走進羅塔坪鄉的萬畝莓茶基地,連片的茶園郁郁蔥蔥?!霸谌舜蟠淼慕ㄗh推動下,鄉里建立了完整的莓茶產業鏈?!编l黨委書記張立介紹,通過聯絡站的協調,該鄉培育了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家省級林業和農業產業化雙龍頭企業,引進3家精深加工企業,建設了現代化生產線,帶動全鄉莓茶產業規模達2.5萬畝,綜合產值突破3億元。
在茅巖河鎮,采納人大代表建議打造的“莓茶小鎮”項目,將莓茶種植、加工與旅游體驗相結合,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帶動綜合收入1.5億元。
莓茶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永定區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目前,全區莓茶種植總面積超過15萬畝,培育了“茅巖莓”“天門郡”等一大批品牌,永定區莓茶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開發產業集群入選全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我們將繼續深化‘產業鏈+代表站’模式,讓莓茶葉講述代表的履職故事,讓小莓茶成為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庇蓝▍^人大常委會主任歐湘云信心滿滿地說。如今,在張家界機場、高鐵站的土特產店里,張家界莓茶產品已成為最受歡迎的伴手禮。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