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廣
今天上午,我凝視著九三閱兵電視直播畫面,目光穿越歡呼涌動的人潮,落在承載著民族復興與強國夢想的天安門廣場。受閱三軍將士步伐鏗鏘,盡顯威武之師氣概;地面鐵甲錚錚,新型導彈、數字化戰車首次亮相,彰顯自主創新的磅礴力量;蒼穹之上,戰鷹列陣,預警機、殲擊機、轟炸機劈開云霄,繪就強國強軍的壯闊航跡。
這不僅是一次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意志的宣告:中華民族飽受欺凌的時代,早已被徹底葬入歷史塵埃!
這不僅是一場閱兵,更是歷史的回響、精神的傳承,每個中華兒女心潮澎湃的光榮見證!八十年風云激蕩,從屈辱到輝煌,從救亡到強盛,我們用血與火鑄就了今日鋼鐵長城!
我,一名曾經征戰沙場的老兵,禁不住熱淚盈眶。
受閱方陣是一支讓我既熟悉又陌生的雄師勁旅。年輕戰士們目光如炬、身姿如松,手中握的是我們當年夢寐以求的現代化裝備。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又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當年在邊境反炮擊作戰中,在硝煙彌漫的貓耳洞里,我和戰友們暢想有朝一日,人民解放軍能夠傲視寰宇;在槍林彈雨的間隙,我們期盼后人不再需要以血肉之軀彌補裝備的代差。今天,這一切都已成為現實。
回首崢嶸歲月,我們穿著磨破的軍鞋踏遍山岳,握著老式步槍守衛疆土。雖然裝備簡陋,但我們心中燃燒著堅定的信念:總有一天,我們的國家會強大到讓世界矚目,我們的軍隊會強大到不懼任何挑戰!今天,看著這些翱翔九天的戰鷹、馳騁大地的鐵甲雄師,我知道,戰友的鮮血沒有白流,得到了最崇高的回報!
這場閱兵的意義,遠不止于展示國之利器,更在于彰顯永不磨滅的軍魂。每一個受閱方陣都傳承著中國軍人特有的精神基因——那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那種“敢于亮劍、敢于勝利”的血性膽魄。裝備在不斷更新,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建軍之本,永不改變;時代在不斷發展,但英勇頑強、敢打必勝的戰斗作風,永不褪色。
作為一名上過戰場的老兵,我深深懂得和平的珍貴。今日展示的國防力量,不是為了耀武揚威,而是為了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果實。我們這代人親歷過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深知“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看到今天這支威武文明之師,我為祖國強大的國防實力感到踏實,為人民的安寧生活感到欣慰。
這場閱兵盛典,更是一次全民國防教育洗禮。當群眾自發揮舞國旗,當少年向著受閱官兵莊嚴敬禮,我看到了全民族國防意識的覺醒。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這種深入人心的國防觀念,是比任何尖端武器都更強大的力量。
從這場閱兵盛典,我看到了人民軍隊九十八年的輝煌征程:從南昌城頭第一聲槍響,到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從解放戰爭的鐵流奔騰,到抗美援朝的殊死較量;從改革開放的強軍之路,到新時代的偉大復興……見證了一支人民軍隊的脫胎換骨,一個民族的涅槃重生。
我自豪,我曾是這支英雄部隊的一員;我欣慰,我看到了一支世界一流軍隊的崛起。讓我們共同珍惜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讓我們銘記為強國事業奉獻青春乃至生命的人們,讓我們攜手守護這片曾經誓死捍衛的壯美山河。
致敬,偉大的人民軍隊!
祝福,我親愛的祖國!
(作者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原機關黨委書記)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