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東在長沙火車站。圖/受訪者提供

免費青旅“N+1夢想空間站”門口。圖/記者朱天翔
瀟湘晨報記者朱天翔實習生許志彤長沙報道
近日,長沙雨花區海華錦園小區的一家免費青年旅店獲得了大量網友的關注。青旅老板何東在社交平臺上介紹:“我在長沙開了家免費青旅,這是一間24小時不打烊的江湖客棧,店里有個奇葩的規矩:給錢不讓住。”
9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免費青旅“N+1夢想空間站”,見到了老板何東,這位來自永州道縣的35歲男子向記者講述起了免費青旅的故事。
15年前在上海受過別人幫助
走出電梯,來到青旅門口,“仗劍走天涯”五個涂鴉大字映入記者眼簾,青旅門口的墻壁上,還有著各色來自不同住客的留言、繪畫。走進青旅內,四五個住客坐在沙發上暢聊著,還有幾個住客在餐桌上吃著飯。
何東的青旅是一個復式小樓,上下共兩層,300平方米。房間有5個,分別是上下雙人床的多人間與單間,分男女使用。“算上沙發、帳篷、打地鋪,我們這里最多一天住了37個人。”何東告訴記者,自己的青旅主要面向7類人群:窮游學生,來長沙找工作的求職者,帶父母來旅游的孩子,來長沙看病的病人與家屬,在愛情、事業、學業等方面受挫的“失意者”以及自己的公益伙伴們。“一般來說可以住3至7天。”
“這個青旅已經經營了2年7個月了,累計免費接待了4100多名住客。”在談及為何要建立一個不收費的青旅時,何東介紹,第一是因為15年前自己在上海游學時,曾因為沒地方住只能住在外灘的一個橋洞下,“當時有一對父女,小女孩大概七八歲,我那時正在看書,小女孩過來遞給我一個包子說‘大哥哥,我看你一天沒吃飯,給你一個包子吃’。我那時眼淚就下來了,想著等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去幫助無家可歸的人。”
何東一直從事公益活動,多年來他帶著很多年輕人走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在路上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幫助,“為何要建立免費青旅?因為我受到過幫助,我需要去做這么一件事情,傳遞這份愛心。”
免費青旅就像一個充電寶
何東介紹,目前免費青旅每個月運營成本在7000元左右,“房租4500元,加上水電費,以及廚房里免費的柴米油鹽、面條等等。”近些年來,何東在長沙創業,免費青旅的開銷對他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這幾年可能是最難的時候,最開始做青旅,我還向朋友周轉了10萬元。”即便如此,何東還是堅持了下來。
“曾經有過不少朋友要給我轉錢,我都拒絕了。我希望這個地方純粹一點,我這么多年來從沒有收過住客們一分錢,也沒有接受過別人的善款。”何東透露,為了維持青旅的正常運營,自己也嘗試過和伙伴們一起去擺地攤賺錢。
近日,何東與他的免費青旅在網絡上越來越火,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面對質疑聲,何東用幽默的口吻回應,“有人問世界上有沒有免費的午餐?有,我這里不僅有免費的午餐,還有免費的晚餐。這些年輕人剛出社會,我能去拉他們一把,免費青旅就像一個充電寶,他們住完出去后能充滿電,繼續奮斗,過得越來越好。”
住客視角:充實而開心,還會再來
在灑滿陽光的露臺上,幾名住客向記者談起了在這里的感受。來自北方的武大哥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一個月前來長沙游玩的他正好在網上刷到了免費青旅,“當時想著來感受感受,正好碰上前一個義工離開,我正好沒啥事。”武大哥便成為了青旅新的義工。
“每天我會做一些來訪人員的接待,搞一下衛生。有些住客不會做飯,我還會給他們煮面吃。”對于這一個月來在青旅的體驗,武大哥表示,“非常開心!我昨天還和東哥聊天,要給男生宿舍做一個大掃除,這種勞動真的會讓人感到開心,很充實。”
來長沙找工作的小龍分享了自己與免費青旅的故事,“之前有找到一個工作,要培訓7天,只能臨時找地方住,剛好在網上刷到就過來了。”小龍坦言,自己對青旅非常滿意,“能免費給找不到落腳處的人提供這樣的地方,已經挺好的了。每天都能和不同的人聊天,蠻開心。”
小龍介紹,自己是上周五來的,“來的第一天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聚餐聊天,感覺收獲很多。以后自己工作穩定了,有空肯定會再過來幫幫忙。”
來自洛陽的“背包客”小趙徒步來到長沙后,刷到了何東的直播,“看到長沙首家免費青旅,又堅持了這么多年,我特別感興趣就過來了,感受過后發現確實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希望為長沙增添更多溫度
“我是一個湖南人,我希望為家鄉做點事情。長沙青春、有活力,我希望為長沙這座城市增添更多溫度。”
基于最近在網絡上的爆火,何東和他的免費青旅收獲了很多的關注。他坦言:“如果我有更多的粉絲,我一定會去帶貨。我會用去擺地攤養免費青旅的時間去帶貨掙錢,讓這家青旅越來越好,甚至去多開一家免費青旅。人生苦短,我想去幫助更多的人。”談到自己最大的夢想,何東說:“我想把免費青旅開到全國各地去。”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