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上官智慧 通訊員 田銳
9月25日,慈利縣巖泊渡鎮星明崗村的“桃李”美術班,94歲的高桃初老師正著手整理學生的畫作。
堅守28年的鄉村美術教師高桃初,曾拆門板當課桌、變廚房為食堂,義務教授400名山里娃畫畫,還自掏腰包管飯,把藝術的種子種進了大山。今年第一季度,高桃初獲評助人為樂類“湖南好人”。
拆門板當課桌,矮平房里開出“藝術花”
1931年出生的高桃初,曾是巖泊渡鎮中學的美術教師,1988年退休后,選擇了一條非同尋常的路。
看著村里留守兒童假期無人看管,滿田野瘋跑,高桃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用專業回饋家鄉——辦個美術班。
1996年3月,高桃初開辦的“桃李”美術班開課了,分文不取。當時,沒有教室,他就把課堂搬到桂花樹下、河岸柳蔭;沒有課桌,就拆門板、搬床板,拼成簡易畫案;沒有顏料,就省下口糧錢購買基礎畫材。
“一開始,家長們都不理解,覺得畫畫是‘不務正業’。”高桃初說,辦班的困難遠超想象,他挨家挨戶去走訪,磨破了嘴皮子,只招到6個孩子。但高桃初沒放棄,風雨無阻堅持授課,漸漸贏得信任。
辦學最難的,是吃飯問題。遠的學生中午回不了家,貧困孩子連飯都帶不起。高桃初二話不說,默默把自家廚房當成“學生食堂”,帶飯的孩子,他幫忙熱飯;沒飯的,他從每月微薄的養老金中擠出錢,買米買菜,親手做飯。
2009年,在大兒子支持下,高桃初拿出積蓄2萬余元,加上慈利縣關工委資助的5000元,新建了100平方米的平房。從此,“桃李”美術班終于有了遮風擋雨的“家”。
28年堅守,讓“山里娃”畫出“大世界”
教室里掛著孩子們的畫作,有村口的老槐樹,有田間的水牛,還有遠處的青山……
村民孫庭旭告訴記者,高桃初教畫畫,從不用刻板的教材,而是帶著孩子們走進田野、山林,讓他們觀察自然、感受生活。“高老師經常說,山里到處是美景,只要肯用心,就能畫出好作品。”孫庭旭說,如今自己也會跟著高桃初寫寫畫畫,感覺晚年生活越來越有味。
28年來,高桃初的足跡遍布鄰近的10余個鄉鎮,為近400名鄉村孩子點亮了希望之光。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桃李”美術班先后有21人考入中央美院、大連美院、廈門美院等高等學府,64人次在全國書畫大賽中斬獲金、銀、銅獎。
更令人驕傲的是,有6名學生受邀赴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地參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將中國鄉村孩子的藝術才華展現在國際舞臺。
“高老師是真為孩子們好,28年一分錢沒收,還倒貼錢!”提及高桃初,村民紛紛豎大拇指。而在學生鄧慧的心里,高老師就像一根燃燒的蠟燭,點亮了自己的人生。
今年,94歲的高桃初因身體原因,不再招收新學生。28載光陰里,他用一支畫筆、一顆真心,在大山深處培育出滿園桃李。“只要還能動,我就會繼續為孩子們做點事。”高桃初說,希望今后有更多年輕人接過“畫筆”,讓藝術之光照亮更多山村角落。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