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邱威
十年前,他迎來378張稚嫩面孔;十年后,他目送378個夢想揚帆起航。在湖南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青年教師余芊用三千多個日夜的堅守,詮釋了“輔導員”的責任與內(nèi)涵,成為學生青春路上的“擺渡人”。他是學生口中親切的“芊哥”,更是一位以堅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仁愛之心,書寫新時代師德師風生動篇章的引路人。
初心啟航:378份責任與“橫渠四句”的宏愿
2015年的金秋,余芊懷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忱加入湖南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等待他的是個巨大挑戰(zhàn)——獨自承擔旅游學院2015級5個專業(yè)、8個班級、共計378名新生的輔導員工作。面對這張名單,他感受到的不僅是壓力,更是378個家庭沉甸甸的囑托和378個青春夢想起航的責任。
在新生開學第一課上,余芊沒有講枯燥的條條框框,而是為同學們帶來了深刻而富有激情的“開學第一課”——解讀“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娓娓道來張載的歷史宏愿,并將其巧妙地與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相結(jié)合:“于諸位同學而言,‘立心’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立命’是掌握安身立命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繼絕學’是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文化與工匠精神;‘開太平’則是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fā)展,勇?lián)鷷r代重任。”這堂課,如同在學生們心中播下了一顆家國情懷的種子,為他們的大學生涯指明了精神航向。
情懷傳承:歷史課堂上的哽咽與愛國主義的浸潤
余芊的教育情懷,深植于他對歷史的敬畏與對國家民族深沉的愛。在一次“九一八”紀念日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上,他選擇為同學們朗讀張純?nèi)纭赌暇┐笸罋ⅰ分械钠巍Wx至悲憤處,這位平日里堅毅的男老師不禁聲音哽咽,數(shù)次停頓。教室里的空氣凝重,同學們無不為之動容。
余芊在開展愛國教育主題班會。通訊員 供圖
課后,他與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我中學時,最喜歡歷史,最‘不喜歡’的也是歷史。尤其是學到中國近代那段飽含血淚的屈辱史時,我常常忍不住低下頭偷偷抹眼淚。我記得我的歷史老師,一位臨近退休的老教師,每次講到這些內(nèi)容,也都是紅著眼眶,卻依然堅持著、飽含深情地為我們上完每一課。”這份源自師長的真摯情感,如同火炬般傳遞到了余芊手中。他深知,愛國主義教育并非空洞的說教,而是情感的共鳴與精神的傳承。他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將歷史的沉重與民族的自強深深烙印在學生們的心中,引導他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守望相助:深夜急救與迷途知返的蛻變
教育的真諦不僅在于言傳,更在于身教,在于關(guān)鍵時刻的挺身而出。2018年12月12日凌晨一點,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班上的田同學突發(fā)高燒,體溫逼近40度。情況危急,余芊毫不猶豫,立即撥打120,并從辦公室火速趕往校門口與救護車會合,接上田同學奔赴最近的醫(yī)院。
寒冬深夜,醫(yī)院急診室里,余芊忙前忙后,掛號、繳費、與醫(yī)生溝通、安撫學生情緒……直到看著田同學順利掛上點滴,病情穩(wěn)定下來,他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后續(xù)田同學需要住院治療一周,余芊不僅妥善安排了她的課程請假事宜,還時常關(guān)心她的康復情況。這場病,成為了田同學人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此前,她一度沉迷于校外娛樂,遲到早退缺課是家常便飯。而經(jīng)歷了這次突發(fā)事件,她深切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關(guān)愛和守護,內(nèi)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康復返校后,她仿佛換了一個人,將以往用于玩樂的時間轉(zhuǎn)向了學習,成績顯著提升,精神狀態(tài)煥然一新。余芊用一次深夜的疾馳和持續(xù)的關(guān)懷,完成了一場無聲卻有力的教育,挽救了一個徘徊在迷失邊緣的青春。
靜待花開:特殊家庭的自強之星與教育公平的實踐
在余芊的眼中,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才,無論其出身如何。班上曾有一位女同學,父母都是聾啞人,家境特殊。然而,這位同學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樂觀、堅韌和上進心。余芊積極鼓勵她參與班級和學生會工作,挖掘她的潛能。這位同學不負眾望,不僅成功競選為班級副班長,更在系學生會中從干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長為第一團總支副書記。在學習上,她也始終保持著年級專業(yè)前三的優(yōu)異成績。
在她備戰(zhàn)專升本考試的關(guān)鍵時期,余芊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支持。最終,她成功考入湖南財經(jīng)學院。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本科畢業(yè)之后,她繼續(xù)奮發(fā)圖強,于去年考取了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的全日制研究生,實現(xiàn)了人生的又一次飛躍。這個從特殊家庭中走出的自強之星,是余芊踐行“有教無類”、傾心扶助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理念的最佳例證。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教育公平的意義——不是讓所有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而是為不同起點的他們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平臺,助力他們跑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余芊老師的故事,是湖南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卻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中,展現(xiàn)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他用“橫渠四句”點亮學生的理想之光,用歷史情懷厚植學生的愛國之志,用深夜守護詮釋教師的仁愛之心,用精準幫扶踐行教育的公平之義。他正如一顆深深扎根于校園土壤的大樹,默默地為一代代學子遮風擋雨,見證并助力他們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國之棟梁。余芊老師用十年的時光證明,師德師風,就蘊藏在這點點滴滴的付出與守望之中。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魯紅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