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27日訊(全媒體見習記者 宋科鋮 通訊員 鄧道理 吳勇兵)徒步鷂子寨,呼吸張家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當天,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鷂子寨景區在十年“休養生息”后正式對公眾恢復開放。一場熱鬧的登山賽同步在此舉行,2000名中外登山愛好者作為首批游客,沿著全新升級的游步道穿梭于奇峰密林間,既領略了“徒步天堂”的獨特風光,也通過完賽獎牌或現金獎勵收獲了雙重驚喜。
本次登山賽分為專業組與大眾組,兼顧競技性與參與性。其中,專業組(含男子組、女子組)共300人參賽,路線全程5.29公里,從大氧吧廣場出發,途經飛鷹堡、百應谷、層巖涌塔等標志性節點,最終抵達鷂子寨頂;賽事為專業組設置了豐厚獎勵,男女組各設第一名1名(獎金1萬元)、第二名2名、第三名3名及優勝獎30名。1700名大眾組選手則沿2.77公里路線(大氧吧廣場—寨口—飛鷹堡—百應谷)參與體驗,雖不設排名,但所有完賽者均能獲得專屬完賽獎牌,充分調動了不同群體的參與熱情。
地處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北部的鷂子寨,最高海拔達1050米,因一座山峰形似鷂子而得名。從高空俯瞰,這里三面絕壁、嶺脊狹長,與黃石寨、袁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奇、險、幽、野、雄”的景觀特色聞名,擁有百應谷、金螺問天、老鷹嘴、梭標峰等一眾核心景點,既是欣賞張家界地貌峰林、峰墻景觀的絕佳視角,也是徒步登山、健身康養與戶外攝影的理想之地。
回溯至2016年初,為守護世界自然遺產生態本色,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依據《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對鷂子寨景區實施封閉管理,暫停對外旅游活動。十年“閉關”期間,景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參天植被愈發繁茂,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長勢喜人;野生動物種群也不斷壯大,不僅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頻繁現身,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角雉、斑頭鵂鹠、毛冠鹿、豹貓等也在此棲息,再加上成群的野生獼猴,讓鷂子寨成為一座生機盎然的“動植物王國”。
2025年起,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秉持“原生態發展”理念,啟動鷂子寨景區提質升級工作——在保護生態原貌的基礎上,對原有基礎游覽設施進行修復完善,明確以徒步登山、健身休閑、森林科普為核心游覽方向。如今,重新開放的鷂子寨景區內,蜿蜒的游步道串聯起奇峰異石與茂密森林,游客在徒步途中既能沉浸式感受張家界地貌的鬼斧神工,又能近距離觀察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這份兼具自然野趣與科普價值的獨特體驗,讓鷂子寨成為張家界又一處集戶外健身、生態研學于一體的旅游新地標。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